{{item.name}}
{{item.requestType}}
微信 / 朋友圈
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当下,AI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竞争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。百度近日宣布的未来五年培养1000万AI人才计划,以及字节跳动、阿里巴巴、小红书等企业竞相布局AI人才战略,凸显出人才资源在AI时代的决定性地位。
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,但人才缺口高达500万人,其中高端研发人才缺口超过30万人。这种供需失衡状态使得AI人才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稀缺战略资源。
百度此次推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呈现三大特征:一是覆盖面广,计划与500所高校合作,涵盖从通识教育到专业认证的全链条培养;二是聚焦产业需求,重点培养大模型开发、智能驾驶、生物计算等前沿领域人才;三是注重实践应用,将通过飞桨人工智能平台提供1000万小时的免费算力支持。
产业头部企业的人才战略同样具有深远意义。字节跳动为AI算法工程师提供百万年薪及股权激励,阿里巴巴设立20亿元专项人才基金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,小红书则重点投入计算机视觉和推荐算法领域,这些举措彰显出AI人才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的关键作用。
AI人才对产业升级的贡献正在显现。数据显示,拥有超过50名AI研发人员的企业,其产品创新成功率达到68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在制造业领域,引进AI技术人才的企业智能化改造进度加快40%,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%。
当前AI人才培养面临多重挑战。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约3-4年的滞后性;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尤其稀缺,既懂AI技术又懂产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供需比达到1:20;区域分布不均衡,北上深杭四地聚集了全国65%的AI人才。
政策层面正在积极应对。教育部近期新增126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点,人社部将人工智能工程师纳入职称评审体系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推出人才安居工程,为AI人才提供住房、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。
产业发展预测显示,到2028年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到1000万人,其中大模型研发人才、AI芯片设计人才、多模态算法人才将成为最紧缺的三类人才。AI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,将直接决定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的地位。
专家指出,AI人才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执行者,更是产业变革的引领者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,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,共同构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。只有打好人才基石,才能在这场全球AI竞赛中占据主动地位。